寒冬已至!IVD领域再迎史上最大规模集采!

时间:2024-08-20 13:07:43  来源:kaiyun体育网页登陆入口

  谁能救救这些地板价的国产IVD公司?答案只能是自救。 新技术、第二第三业务曲线、向上游&向海外进发,都有几率会成为选择。

  ● 2021年公司国内生化试剂收入约9亿元(生化业务国内市占率约为11%),其中肝功占比约20%(营收1.8亿元左右)。

  为什么说这次集采的威力可能更接近于国采?不妨拿这次和安徽化学发光作比较。 其一是覆盖范围,相比化学发光集采安徽单个省市试点,本次集采覆盖省级行政区超过20个,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几乎涵盖2/3个中国; 其二是明确采购量的差异,安徽那次实际上没有明确给出中标后给予的采购量,可以视为“非标”的集采;而这种省际联盟的集采,大多都会给出明确的采购量,例如医疗机构实际报量的70%等,迈瑞也表示本次集采的量占市场采购量比例大于60%。 这也是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降价幅度较为温和的原因(整体降幅在40+%),同时罗氏、贝克曼等厂商有底气放弃掉这块地区市场。

  查阅申万行业“体外诊断”,发现目前A股IVD上市公司已接近40家。 今年3月,上述接近40家公司中有15家公司市盈率超过30倍(如今这一个数字只有11家),虽然这个数据并不具备参考意义,因为15家公司里超过70亿的只有6家(如今超过50亿市值的只有3家);另外,还有17家公司市盈率低于20倍(如今这一个数字是20家)。据方正证券数据显示,目前IVD行业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远低于5年前。

  这样看来,投资者似乎很容易陷入估值有很大修复空间的错觉,但现实是:IVD行业竞争格局的恶化、稀缺性的消失、潜在的政策压制,只能说投资该行业慢慢的变难。首先,上市公司只会慢慢的多,一方面因为新冠疫情达到上市标准的IVD新秀大有人在,另一方面IVD上游原料厂商也正在向下游拓展,如菲鹏、诺唯赞等。 其次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过往单赛道只有一两家公司享受高溢价的好景不再,未来大部分公司只能靠业绩驱动市值增长。再者,就是前文的集采政策压制。

  1)完全不看:基于集采趋势的大背景下,投入资金的人在其中选择公司非常不容易,既然赛道变“老”,估值也难提升,干脆全盘放弃。

  结语:谁能救救这些地板价的国产IVD公司?答案只能是自救。 新技术、第二第三业务曲线、向上游&向海外进发,都有几率会成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