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向!当集采不再是利空下一个洼地已现

时间:2024-07-18 17:21:11  来源:kaiyun体育网页登陆入口

  如果只是政策触底转向,实际上不足以支撑器械板块大级别反弹行情,更多还需要企业内化的业绩及研发成果响应,才可以获得市场持续的认可。

  一夜之间,市场态度出现180度大转变,被集采压抑1年之久器械板块大翻身。

  本质上,本轮行情是“政策口径”的量变引起市场情绪的质变,而转向的端倪始于9月份的冠脉支架集采续约。

  2020年11月,冠脉支架首次集采的中标价基本在700以内(微创590元、乐普645元)。

  2022年9月9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续期:规定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为798元/个、伴随服务最高有效申报价为50元/个,申报价格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确定为拟中选产品;相较于2020年11月首次集采,本次续约中标价上涨区间在6%~70%。如果在首次集采后某厂家的冠脉支架产品尚能保持盈亏平衡或盈利,那么续约涨价的部分,均为盈利。

  后续一系列的政策,也同样展示了集采&医保控费的理性转向&国家对于创新医疗行业的支持,包括:

  5)10月12日,医保局考虑以“简易续约”规则纳入已上市药品新适应症,减轻创新药降价预期;

  其中,9月3日医保局对外答复:“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一度让市场看到了曙光,可惜第二交易日高开低走,因为市场发现过往许多被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器械,终究是无法逃离集采的降价打击,市场形成有效的反击。

  ‍ 一直以来,心脑血管手术器械是创新器械特别审查资格的“大户”,2021年就有17款行业产品获批,电生理类产品在其中占据不少席位。

  据微创电生理招股书显示,2015年以来,共有13款电生理相关这类的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本次福建这次牵头的电生理集中采购,威力或许不亚于国家集中采购,联盟参加采购的省份有27个省份,高于江西肝功生化试剂省际联盟(21个省)、陕西正畸联盟(19个省),范围极大。

  降价幅度来看,采购分为组套采购、单件采购、配套采购三种方式,其中组套采购模式是各分组按诊断导管和治疗导管1比1采购,降价30%就可以获得拟中选资格;单件采购模式,只要在最高有效报价的基础上降价50%以上就可以中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最高限价与原来的医院终端价较为相近,如压力感应导管最高限价为28000,目前北大第一医院的强生对应产品的售价为28300元。

  产品在原本终端价格基础上进行30-50%的降价就能保证中选,对于电生理国产厂商来说并未像冠脉支架那样90%以上的降价幅度无限逼近于出厂价,给未来创新产品的定价预留了不少的利润空间。由此也能看出,国家鼓励创新并不是空话,对于竞争格局优良的细分行业来说,的确是好事。

  以部分国产厂商产品为例,微创电生理的导管类产品以标测类导管、二维消融导管、三维消融导管为主,2021年前三者单价分别为1344元、5878元、2172元,导管类产品单根销售均价为2323.71元。

  基于机构的测算,无论是标测导管还是消融导管,现在的终端价距离厂家的出厂价都有大于50%的空间。

  以最近器械板块最强的两个分支为例,电生理中的微电生理2周股价翻倍、惠泰医疗3天涨57.25%,内窥镜中的澳华内镜1.5月时间翻倍、开立医疗3周接近50%的涨幅,均成为医疗板块的风向标,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更是创下了公司股票价格的历史新高。

  ● 内窥镜:政策端口是医疗新基建(2021全国重点品类医疗设施采购量第一类目是内窥镜),以软镜为例国内性能接近奥林巴斯等进口产品的厂商目前只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同时龙头开立医疗在2022年半年度展示了超预期的业绩增长(扣非净利同比增长62.38%-106.26%);

  ● 电生理:政策口是前文所述的“不亚于国采”福建方案打消了市场疑虑,竞争格局方面以三维标测技术(磁电融合)为例目前获批的产品仅有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同时惠泰医疗预先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扣非纯利润是2.21-2.45亿元,同比增长51.87%到68.36%;

  上述两个细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国产替代率低,内窥镜、电生理国产化率均不足10%。

  替代率低意味着很多可能,包括:1)医师习惯、术式成熟度、市场教育充分性阻碍了国产替代,有一定软性壁垒;2)国产产品性能相比进口仍有不小差距;反过来看,这进而成为了集采政策温和、国家鼓励替代的驱动,同时使国产厂商有机会实现快速放量替代。

  谁才是下一个被资金“光顾”的赛道?国产替代率低是必要条件,竞争格局好、被集采情绪波及&压制、成长性高则是重要参考条件。

  进口品牌主导的心脏起搏器细分需要我们来关注,国产产品技术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尽管起搏器历经了几次地方性的集采,平均降幅在13%-60%,跨度较大;其中,平均降幅最高的是江苏省的二次谈判(60%),但该次谈判的产品并非起搏器的主流品类,且未有厂家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存在竞争力的公司包括微创心律、乐普医疗、先健科技等,但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而在2021年7月,在心律管理已被地方纳入集采目录的情况下,高瓴继续在C轮投资了微创心律。

  外周介入是另一个潜力赛道,尽管过去地方性集采未将相关器械品类纳入,但部分产品(如外周球囊等)由于和心血管集采产品的名字相似(如冠脉球囊)而被市场误以为集采。

  我国外周介入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市场竞争者少、国产化率&渗透率低。加之,外周介入器械种类较多(除传统的支架、球囊外,还拥有斑块旋切、取栓系统、滤器等),市场需求也更大。

  目前外周介入领域已经有国产厂商初露锋芒,先瑞达医疗凭借膝上DCB产品的先发&性能优势率先成为第一个盈利的18A器械上市公司,心脉医疗、惠泰医疗同样拥有一定的外周器械业务体量。

  结语:如果只是政策触底转向,实际上不足以支撑器械板块大级别反弹行情,更多还需要企业内化的业绩及研发成果响应,才可以获得市场持续的认可。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较为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相应的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和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和法规为准。